第1143章 真的能赢-《超能名帅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中国足球和韩国足球,乃至欧洲足球的差距有多大?

    这是高寒过去这些年最经常被人询问的难题。

    问题很宽泛,要全面地阐述清楚,说不定几天几夜都说不完,可高寒往往都是用最简单的一句话来回答,很大,但又没有想象当中那么大。

    这确实是他的真心话。

    如果是以球员的技术功底来看,中国和韩国的差距真的并不大,这从很多韩国国脚在中超的表现就能看得出来,甚至有些中国的球员到了欧洲去,也同样不比欧洲的球员差多少。

    可为什么无法立足?

    原因很简单,一名球员要融入一支球队,并不仅仅只是靠技术,还包括技战术素养,踢球的思维以及参与比赛的种种细节,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技术反而并不重要。

    简单点说,中国的球员技术功底不错,但不懂得比赛。

    这就涉及到了整个职业足球产业配套的问题。

    无球跑动的问题,高寒之前就说过了,而在这一场中韩对抗的关键比赛中,上半场球队又多次暴露出了另外一个问题,就是场上缺乏沟通。

    足球是团队运动,十一名球员同时在场上比赛,如何保持步伐一致,如何有效分工,如何协同保护,这就需要每一名球员彼此间保持着良好而有效的沟通。

    但问题来说,这种沟通可不是简单喊一句这么简单。

    足球场上的一切瞬息万变,如何保持及时而有效的沟通,这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比赛胜负。

    例如上半场张林凡的那次失误,这确实是右后卫自己的一次失误,但问题是,黄柏文就没有责任吗?他明明已经要跑过来了,为何没有及时把自己的意图传递给队友?

    张林凡的判断失误,背后所反应出来的却是国家队整体的沟通障碍问题。

    那要怎么建立起足球场上的有效沟通?

    这就需要球队上下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,人人都一清二楚的沟通机制。

    很简单吗?

    不,很难。

    还是张林凡的那次失误,如果黄柏文回撤时,喊了张林凡的名字,再把自己的意图喊出来,先不说在当时球场内人声鼎沸的环境里,张林凡是否能够及时接收到信号,就算他听到了,他还得反馈到脑子里,再通过脑子进行分析,最后做出决策判断。

    而事实上,等到他做出决策判断时,往往也已经来不及了。

    从接收到信号,到做出决断,这一段时间被称作为反应时间。

    很明显,传统的沟通方式运用到足球场上是行不通的,因为反应时间太长了。

    所以,就得运用一种类似于手势、暗语之类的方式,在确保队友能够清楚接收到信号,同时还要尽可能缩短队友的反应时间,确保他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反应。

    这就有点类似于特种部队作战时运用的手势暗语。

    但很明显,中国队在球场上的沟通方式是很成问题的,这也是高寒在过去一段时间努力在研究和打造的,但至今为止,他和所有球员们都还在共同努力。

    同样情况还存在于俱乐部,只不过俱乐部引进了很多外籍名帅,带来了先进的理念和细节,再加上长时间相处,使得他们在这一块反而走在了国家队的前面。

    高寒非常清楚,如果中国队能够形成良好的沟通机制,不说上半场的那个失球,就算是一些韩国队颇具威胁的进攻,都能够被及时化解和遏制,场面会比现在好看得多,有威胁的反击也会更多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