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天堑通途,鬼斧神工!(为我比pdd帅的万赏加更!)-《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宋小四进了院门,走到李泽轩身边,躬身道:“少爷,灞河旁边的引流渠已经将梅村河段的水全部引干了,今日水坝开始筑基,您要不要去看看~!”

    李泽轩闻言,精神一震,满脸喜悦道:“好!你先去吧!我换身衣服,随后便到。”

    这次管城大战,李泽轩之所以没有亲身参与,主要是因为他在集中精力,忙活灞河水坝的事情,这半个月来,在他和墨槐、阎少宁的共同努力下,攻克了不少水坝建设过程中的工程难题,其中最为重要的是,李泽轩解决了钢筋水泥浇筑大坝方案中,最为关键的一个问题——炼钢!

    工坊的炼铁厂旁边,又出现了一个小型的炼钢厂。

    古代人的确会炼钢,中国在春秋末期{前476年以前}已出现人工锻炼的钢。到东汉时期已掌握了炼钢技术。最为常用的就是炒钢和百炼钢技术。

    所谓炒钢,就是把生铁加热到熔化或基本熔化之后,在熔炉中加以搅拌,借空气中的氧把生铁中所含的碳化掉,从而得到钢,这种方法制得的钢质量不高。

    至于百炼钢,是将块炼铁反复加热折叠锻打,目的使钢的组织致密、钢体的成份更加均匀,减少杂质,从而提高钢的质量,所以用百炼钢制成的刀剑质量很高。

    虽然百炼钢生产的钢质量较高,但是这种方法产量低、成本高,难于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。

    李泽轩采取的方法是转炉炼钢法,这种方法是1856年英国的贝塞麦发明炼钢方法,过程中使用的氧化剂是氧气。把空气鼓入熔融的生铁里,使杂质硅、锰等氧化。在氧化的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量{含1%的硅可使生铁的温度升高200摄氏度},可使炉内达到足够高的温度。

    转炉炼钢是在转炉里进行。转炉的外形就像个梨,内壁有耐火砖,炉侧有许多小孔{风口},压缩空气从这些小孔里吹炉内,又叫做侧吹转炉。开始时,转炉处于水平,向内注入1300摄氏度的液态生铁,并加入一定量的生石灰,然后鼓入空气并转动转炉使它直立起来。

    这时液态生铁表面剧烈的反应,使铁、硅、锰氧化{feo,sio2,mno},生成炉渣,利用熔化的钢铁和炉渣的对流作用,使反应遍及整个炉内。片刻之后,当钢液中只剩下少量的硅与锰时,碳开始氧化,生成一氧化碳{放热}使钢液剧烈沸腾。

    炉口由于溢出的一氧化炭的燃烧而出现巨大的火焰。最后,磷也发生氧化并进一步生成磷酸亚铁。磷酸亚铁再跟生石灰反应生成稳定的磷酸钙和硫化钙,一起成为炉渣。

    当磷于硫逐渐减少,火焰退落,炉口出现四氧化三铁的褐色蒸汽时,表明钢已炼成。

    这种方法炼出的钢,无论是产量,还是质量,都要优于炒钢法和百炼钢法!

    当初看到转炉口炼出大量的优质钢时,墨槐还直呼不可思议,要知道他们墨家可不仅仅是精于工程建造,还善于炼钢、铸剑呢,结果却发现李泽轩这个非墨家中人,竟然有如此逆天的炼钢技艺,墨槐不由因此对李泽轩更加地服气了!

    解决了炼钢工艺后,李泽轩又试验了钢筋与水泥混合,其坚固程度,堪比巨石。

    正是因为搞定了这些基础性的问题之后,才有今日的堤坝筑基。

    换掉练功服,李泽轩穿着一身白色儒衫,来到了灞河河岸,远远地就能见到河岸两边,黑压压的工人。

    为了赶工程进度,李泽轩这次又像上回建设炎黄书院一样,采用了人海战术,招募了一万多工匠、民夫,话说蓝田县里面的青壮基本上都被招来了。

    这就是典型的时间不够,人数来凑,反正他有钱!

    “山长,您来了~!”

    墨槐眼尖,发现李泽轩来了之后,他连忙迎了上来,道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