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法币是一九三五年才发行的。 主要原因是,一九三一年,受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,英国废止金本位制,主动对英镑贬值。各国为了应对这一情况,也是竞相贬值本国货币。结果,引发了世界范围的货币战争。 一九三三年,为转嫁经济危机,美国罗斯福政府宣布放弃“金本位制”,恢复“金银复本位制”,并通过了一项囤积白银的法桉。在全世界大肆收购白银。 而当时的中国,流通的主要货币恰恰就是白银。 由于国际银价大大高于国内的银价,于是外国在华银行,纷纷收购中国白银,装运到纽约、伦敦出售,从中攫取暴利。 就这样,中国的白银开始大量外流,社会上出现了大规模的挤兑、提款、抢购、投机的白银风潮,这种情况进一步导致国内存银锐减,市场银根奇紧。而且由于银元升值,出口受挫,导致工商企业纷纷倒闭。 为制止巨额白银的外流,政府于1934年10月,下令对银类出口征收高额关税。此举虽然暂时减少了白银出口,但却加剧了白银走私。面对危机,最终在英、美的支持下,于一九三五年实行币制改革,以稳定国家金融。 由中央、中国、交通三银行集中发行钞票,并将其定为法币。将原来流通的各种银币禁止使用,白银不再流通,所有现银必须兑换为法币。同时银行无限制买卖外汇。 从各方面资料来看,法币改革,对当时的国内还是有很大好处的。法币改革后,国有几大银行独享货币发行权,原为地方的商业银行分占的发行利润,全归政府所有。 由于准备金白银充足,政府收回6元银币,便可发行10元法币。这样政府收回6亿元银币,便可发行10亿法币,无形中政府增加了4亿元收入。 法币的流通,让市场渐趋稳定繁荣,对当时的整个国家也有极大的好处,能在抗战全面爆发之际,最大幅度,最快速度调集资金,集中白银等贵金属,作为在国际市场上购买军火物资的经费。 不过,政策好是好,法币发行头两年,币值尚属稳定,一元法币相当于一元银元。 但从一九三七年年下半年开始,抗战爆发,开始滥发纸币,物价暴涨,引发恶性通货膨胀,法币迅速贬值。 一九三七年发行法币14亿,到了一九四五年竟然发行了5569亿,增长360倍。 到了一九四八年八月,以金元券代替法币,法币发行量达到663万亿,等于抗战前的47万倍,物价较战前上涨3492万倍。 李牧还在网上,找到了嘲讽当时通货膨胀的文章,是当时一家叫《大众晚报》的报纸,统计在不同的年代100元法币能够买到东西。 一九三七年的100法币最值钱,可以买到两头大牛; 到一九三八年,可以买一头大牛和一头小牛。 到了一九三九年只能买到一头大牛了; 一九四零年仅仅只能买到一头小牛; 在一九四一年,100法币连一头牛都买不到了,只能买到一头猪; 到了一九四二年,猪也买不起了,就只能买到一根火腿了; 一九四三年,就只能买到一只母鸡,而在一九四四年干脆就只能买到半只母鸡了; 在一九四五年仅仅只能买到一条鱼,又过了一年,一九四六年就只能买到一个鸡蛋; 在民国最后的几年里才是最夸张的! 一九四七年的100法币只能买到一个煤球或者是三分之一根油条; 一九四八年100法币只能买到四粒大米! 至于一九四九,不说也罢。 贬值的速度令人砸舌,堪比津巴布韦。 不过,三七年,三八年,三九年,法币其实还不错,三年才贬值了一倍,穿越初期可以考虑用法币,以后再换成比较保值的银元、金银或者外币。 …… 系统给出了一天准备时间,接下来一天,李牧足不出户,开始收集、查阅当时的各种资料,不求全部记下,总要明白个大略的发展脉络。 很快时间到了,李牧心中一动,眼前白光一闪,人已经消失不见。 dengbi.net dmxsw.com qqxsw.com yifan.net shuyue.net epzw.net qqwxw.com xsguan.com xs007.com zhuike.net readw.com 23zw.cc 第(3/3)页